中国式买房的八大误区,也许你已经陷进去了!

2019-04-29 09:41:32 房大全

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,这和中国传统的居家观念密不可分。

房子不仅只是一个居所,更是一个“家”的印记。在买房过程中,很多人容易陷入不同的"中国式"误区,那么你对此有足够了解吗?


timg.jpg

  

误区一:了解政策=没用


房价的跌涨有一定的规律,而市场一旦出现过热或过冷,国 家就会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干预,例如限购政策、限贷政策等信息,如果购房者不加以了解就盲目买房很容易出现问题。

1.jpg


误区二:炒房=稳赚


近年来,很多人投身房地产,利用炒房来进行赚钱,但是具体到每个人的情况不同,购房者不可盲目加入,一是国 家出台众多政策来打击炒房行为;另一方面,卖房子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。


误区三:专家=完全正确


很多购房者会在购房之前去看专家学者的各类报告、讲座,但是提醒购房者的是不能偏听偏信。有很多所谓的“专家”并不一定具有真才实学,购房者需要将他们的言论和自己的调研做结合,全方位的了解市场动态。


误区四:广告=现实


开发商在通过广告进行宣传的过程中,常常将优点突出,避而不谈缺点,而购房者需要全方位了解、理性分析、实地调查之后才能了解房屋和小区的真实情况,满足自己的真实需求的房子才是真的好房子。

2.jpg


误区五:一步到位=盲目追求大户型


房子不比一般物品,一步到位能让购房者省去很多后顾之忧。无论刚需还是首次改善一步到位都能节约大笔的换房成本。不过一步到位也意味着购房者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。因此购房者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,不能盲目追求大户型,而是根据自身条件,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一步到位。


误区六:房产证写孩子名字=省事


有些父母是为未成年孩子购置房屋,为了省去将来过户的麻烦就将孩子的名字写上房产证。殊不知不仅不省事,还可能带来麻烦。

 主要包括:

(1)当孩子可以独立买房的时候,不能享受首套。

(2)需要将房子出售,需要办理多重手续,以表示出售房屋符合孩子利益。



误区七:提前还贷款=省钱


很多购房者在有一定的资金基础之后,便想通过提前还贷的方式来节省部分利息。但提前还款不一定适合每个人。

(1)如果等额本金还款期已过1/3,等额本息还款期已过1/2,实际上利息已经支付大半,再加上货币贬值,提前还贷所能节省的利息有限。

(2)如果处于还款初期,提前还贷有可能会产生违约金。

(3)享受低利率贷款的购房者,利息本身就较低,现金流可以用作其他投资以获取更大收益。


误区八:赠与过户=省钱


相比买卖过户,赠与过户会更加省钱?并非一定如此,在赠与过程中,直系亲属赠与免个税;但非直系亲属,需缴纳个税(20%)+契税(3%)+公证费。买卖过户需要缴纳:增值及附加税(5.6%)+契税(1~3%)+个税(差额20%或计税价1%),但满足满两年的条件,免征增值税,满足满五年的条件,免征个税。


...   立即报名 房小蜜 帮您预约看房
  • 匿名
    156*****631
    04-04 14:18
  • 匿名
    182*****257
    04-03 22:57
  • 匿名
    139*****369
    04-03 20:46
  • 匿名
    189*****039
    04-03 19:59
  • 匿名
    182*****112
    04-03 14:37
  • 匿名
    159*****898
    04-03 08:10
  • 匿名
    136*****020
    04-03 07:09
  • 匿名
    157*****105
    04-02 23:21
  • 匿名
    153*****867
    04-01 22:36
  • 匿名
    138*****064
    04-01 22:27
  • 匿名
    186*****462
    04-01 20:12
  • 匿名
    183*****691
    04-01 15:12
  • 匿名
    139*****187
    04-01 08:42
  • 匿名
    137*****725
    04-01 06:53
  • 匿名
    137*****750
    03-31 20:14
  • 匿名
    180*****637
    03-31 13:53
  • 匿名
    136*****520
    03-31 13:46
  • 匿名
    188*****283
    03-30 20:25
  • 匿名
    138*****606
    03-30 17:17
  • 匿名
    151*****699
    03-30 15:52

热门资讯更多>